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5051200000144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5-05-12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 |
对云南省政协第十三届三次会议第537号提案的答复
A类
公开
对云南省政协第十三届三次会议第537号提案的答复
省工商联:
你单位提出的《关于推动云南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提案》(第13030537号)交我们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高度重视政协委员提案答复工作,收到提案后,厅党组迅速安排部署相关工作,明确具体的承办处室、办理时限、办理要求等。分管副厅长召开会议,聚焦《关于推动云南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提案》,进行深入研究,确定了清晰的办理思路和科学的办理路径。具体承办的中小企业处对照提案内容仔细分析研究,对提案要点逐条梳理,有条不紊地推进提案办理工作。2025年4月28日,具体承办的中小企业处负责同志与你们面商,汇报办理情况,确保答复内容与您的提案相契合。
二、对提案内容的答复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高度重视民营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在工作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筑牢生态底线。严格源头控制,提升企业绿色制造技术水平。倡导资源循环利用,推进绿色能源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推动民营经济暨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议中涉及我厅职能职责的方面,我厅主要开展以下工作引导民营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关于“强化民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责任意识”。一是依法加强节能监管,2024年完成300余户工业企业节能监察,印发《2024年度重点用能工业企业检查双随机抽查工作方案》,已对6户重点耗能企业实施现场检查。二是组织开展工业节能培训,2024年邀请专家解读碳足迹认证知识、能效“领跑者”企业介绍能源管理的经验做法、分享节能降碳技术与实践,共培训各级工信部门相关节能管理人员、重点企业能源管理人员约340人。
关于“强化民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科技支撑”。一是推动重点企业数字化改造。编制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工作方案,促进企业利用云计算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印发《云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实施方案》,编制完成《云南省制造业“数智工厂”创建实施方案(2021-2026年)》,从顶层完善企业数字化转型方向。将数字化纳入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培训重要内容,提升民营企业家对数字化转型升级重要性的认识并加快推进进程。二是促进产业集群数字化发展。加快产业园区通信网络、数字化终端、能源管控中心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共建共享。开展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培育34个工业互联网平台、135个工业互联网服务商。三是创新数字化运营解决方案。培育推广一批符合民营企业需求的数字化平台、产品和服务。引导数字化服务商针对不同行业民营、中小企业的需求场景,开发数字化解决方案,构建线上线下供应链体系与分销网络。培育4个中小企业集群链式专项试点项目,通过平台开放数字系统接口和服务,带动供应链产业链整体转型。四是推出一批“小快轻准”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解决方案和场景。培树云南秋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14家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推动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
关于“强化民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资金支持”。2024年,共安排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5亿元,企业技术改造方向重点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改造项目。其中,共安排曲靖晶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5G+智慧园区建设项目”等23户民营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1.313亿元。
关于“强化民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引导服务”。一是集中支持一批节能降碳改造项目。2024年开展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节能降碳改造项目申报,对项目给予节能降碳改造资金支持。下一步将结合我省实际,调整完善资金支持方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引导作用。二是组织企业开展能效对标。完成2024年度工业企业省级能效“领跑者”组织申报工作,共有9户企业获得省级“能效领跑者”称号。2023年度国家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名单中,云南省入选企业数全国排名第5,西部地区排名第1。三是开展工业节能诊断服务。2024年组织完成21户工业企业的节能诊断服务工作。
关于“强化民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机制建设”。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等指导性文件,18jav大力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制定了《云南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培育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大力开发绿色设计产品,为工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打下了较好的绿色基础。截止目前,我省已累计培育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86家(其中国家级136家)、绿色工业园区12个(其中国家级10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8家(其中国家级7家)。按照工信部要求,我厅加强跟踪指导和动态管理,要求列入省级以上绿色制造名单的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及时完成年度动态管理表填报,并对动态管理表中明确的各项关键指标进行审核,提出动态管理意见。
下一步,我厅将持续抓好民营工业企业节能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企业依法用能、合理用能和节约用能行为;继续加强工业节能宣传培训,适时发布一批省级节能低碳技术和产品,加大推广力度;强化节能示范引领,通过树立标杆,引导企业加快绿色转型步伐;针对有需求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节能诊断服务,为企业开展绿色低碳改造提供支撑;在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内专设“节能降碳改造”项目,支持企业开展节能改造;继续加快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创建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全面提升绿色制造水平,推动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转型发展。
衷心感谢贵单位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关心重视以及一直以来对我厅各项工作的大力支持,还希望一如既往给予支持为盼。
18jav
2025年5月9日
(联系人及电话:中小企业处 狄波,0871-6351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