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5052800000166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5-05-28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 |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030473号提案的答复
A
公开
金振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云南发展新能源汽车关联产业提案》(第13030473号)交我们办理,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安排,及时成立由厅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具体的承办处室、办理时限、办理要求等。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装备工业处等责任处室多次召开提案工作会,对该提案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办理意见,明确专人做好委员交流、提案回复,及时与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能源局等单位进行联动,共同完成提案办理。
二、关于对提案内容的答复
您提出打造新能源电池与整车零部件双链研发制造集散高地,持续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引机制,构建跨境销售服务体系等意见,是对产业发展的深入思考,对我省汽车关联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关于提案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如下:
(一)关于“打造新能源电池与整车零部件双链研发制造集散高地,提升我省协同强链的整体效应”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新能源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出台《云南省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等政策,深入实施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完善行动,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德方纳米、亿纬锂能等龙头企业陆续落地投产。2024年,全省新能源电池产业增加值增速23.6%,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质效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省纳入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统计范围的规上工业企业户数有36户,已经形成以昆明、曲靖为重点,玉溪、大理、昭通、保山、楚雄、红河、德宏等互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新能源汽车关联产业领域,先后印发《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云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政策。截至2024年底,全省建成汽车整车产能20.7万辆/年,其中商用车产能16.2万辆/年、乘用车产能4.5万辆/年。全省汽车零部件企业约30余家,产品包括柴油发动机、减速器、钢板弹簧、轮毂、车桥及传动轴等。比如,富源今飞具备年产500万件汽车铝合金车轮和500万件铝合金摩托车轮毂生产能力,产品远销国内外多个地区。大理戴卡300万件铝合金车轮项目稳步推进,将为各大车企提供高质量车轮,满足不同车型多样化需求。这些项目与本地及周边地区的新能源电池企业、整车制造企业紧密合作,形成上下游联动的产业发展格局,有力推动新能源电池与整车零部件双链的融合发展。
当前,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2023年以来,国家要求加强汽车产业管理,我省将结合国家的有关政策要求,加强对汽车产业布局的研究,做好行业服务。
下一步,一是持续推动新能源电池产业延链强链,充分发挥裕能、德方纳米、杉杉、亿纬等龙头企业“链主”带动作用,补齐配套短板。二是加快绿色铝产业链向精深加工和终端制造延伸,推动大理戴卡、富源今飞、云南创格等企业项目建设进度,助力绿色铝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三是聚焦创新研发,全力争取产业领域中央资金支持,为项目落地与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二)关于“持续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能源汽车用车服务保障”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先后印发《云南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云南省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实施意见》等政策。截至2024年底,云南省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监管平台累计接入充电基础设施运营企业681家,充(换)电站5333座,累计接入全省充电桩38813桩。云南省行政区划内的所有乡镇实现了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省能源局表示,提案中关于云南省配套充电设施建设方面与国内先进省份存在差距的问题确实存在,充电设施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
下一步,一是加强规划引领。省能源局已启动“十五五”充换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以补齐短板优化布局为重点,确保充换电基础设施发展与国土空间规划、电网建设规划等有效衔接,引导充换电基础设施合理布局。二是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加快重点场景充电设施建设,提高薄弱地区充换电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到2025年底建成公共充电基础设施6万枪。三是优化监管平台功能。根据监管需求进一步完善省级监管平台功能,满足车网互动等技术应用需求。四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组织昆明市开展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并逐步在全省推广。
(三)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引机制,填补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的建议
针对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引工作,我省已经出台相关的措施。2024年11月,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新时代“银龄人才万人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实施银龄工程师行动计划,引进留用银龄工程师2000人左右,其中包括先进制造业、新能源电池产业银龄人才200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云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大新能源汽车领域领军人才、创新创业技术团队引进和培养力度。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通过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方式,培养产业发展急需技能人才。
下一步,一是大力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引进纳入各类人才计划,落实配套人才政策。二是大力培育技术管理骨干人才,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联合在职培养技术和管理骨干。三是大力培育生产技能人才,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培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急需的技能人才。四是创新人才引进方式,鼓励柔性化引进国内外高层次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和智力资源,支持企业试行期权、股权等激励方式吸引和留住骨干人才,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四)关于“构建跨境销售服务体系,拓展南亚东南亚国家市场”的建议
省商务厅表示,2024年云南省出口汽车1863辆(其中二手车出口1388辆),出口金额2.3亿元,同比下降13.5%。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09辆(主要以二手车形式出口),出口金额1.6亿元,同比增长 54.3%。相关零配件出口2.67 亿元,同比增长44.2%。为做好跨境销售及市场开拓,我省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一是省商务厅等六部门制定印发了《云南省促进二手车出口若干措施》以及《2024年推进外贸稳进提质政策》,加快推动云南省二手车出口高质量发展。二是推动汽车出口健康有序发展。印发《云南省商务厅关于做好二手车出口有关工作的通知》,加大生产企业年度出口资质申报的宣传指导。三是强化政策研究及宣传。省商务厅、省工信厅等四部门建立联系机制,建设立足云南、面向西南、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新能源汽摩出口综合服务平台。四是支持平台建设。指导搭建昆明市二手车出口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中油大搜车启动建设南亚东南亚汽车进出口交易中心。
下一步,一是强化服务保障。商务、海关、车管、税务等相关部门将建立健全二手车出口服务机制,帮助企业做好企业申报、出口许可证申领、报关退税等工作。二是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对符合国家二手车企业备案基本要求的做到应备尽批,鼓励昆明等有条件的州市打造区域性二手车出口基地。三是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出台符合二手车出口支持政策,巩固老挝、缅甸等已有市场,挖掘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市场。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能源局等有关单位,共同抓住国家战略发展和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机遇,统筹谋划全省新能源汽车关联产业发展,推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将我省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提案办理过程中,我们将认真吸收您在提案中的有关建议,有机地融入到“十五五”相关工作的规划中。最后,感谢您对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衷心希望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建议和批评。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5年5月27日
(联系人及电话:装备工业处郭云刚,1398766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