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5053000000167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5-05-30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 |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3030222号提案的答复
A类
公开
省工商联:
你们提出的《关于引导和支持我省民营企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提案》(第13030222号)交由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分办。现结合我厅职能职责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的建议
(一)加快科技类企业培育
党中央、韩国三级片 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和科技类中小企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近年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大力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通过财政金融支持、要素保障扶持、精准服务加持等,培育帮扶专精特新企业向“新”而进,向“高”而攀,激发中小企业创新驱动源动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构建了以3019户创新型中小企业为基座、1543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骨干、85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高端的优质企业“金字塔”体系。
(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近年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积极发挥专项资金支持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围绕推动优质企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择优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升级改造建设、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5个方向项目(企业),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持续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动力。近年来,专项资金带动中小企业技术升级改造投资倍数达30倍以上,新增认定74户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创建9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5家。
下步,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完善优质中小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对接机制,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鼓励企业积极建设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聚焦找准潜力赛道,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二、关于“创新民企发展方式”的建议
统筹组织对企业开展公益性节能诊断服务,大力推广应用高效节能技术工艺装备,印发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总体实施方案,持续开展工作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提升行业整体水平,推动企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鼓励民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遴选一批数字化转型成效明显,具有行业代表性、具备应用推广价值、能够展现数字化转型综合效益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小灯塔”示范企业给予支持,引导更多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建设,支持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和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和数字化平台,为企业数字化改造和创新升级赋能。近年来,培育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小灯塔”示范企业27户,中小企业集群“链式”转型试点项目4个,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建设投入2.43亿元。同时,打造20户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6个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对28户中小企业开展了公益性节能诊断。
下步,我们将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鼓励数字化服务提供商开发“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通过评选“小灯塔”示范企业等方式,带动更多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三、关于“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金融监管总局云南监管局等建立“政银企保”对接机制,为全省优质民营企业推荐结对银行,在滇主要商业银行为一批优质企业开发专属产品。其中,对专精特新企业银行贷款,给予贷款金额2%的一年期贴息补助。已分三批向1256户企业兑现贴息资金3.22亿元。在云南省股权交易中心设立“专精特新板”和“专精特新培育板”,为符合条件的民营中小企业提供上市服务,目前两个板块累计挂牌、展示企业300户左右。
下步,我们将强化协同联动,优化完善有关工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深入推进“政银企保”衔接工作,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名单共享机制,定期向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担保机构推送企业名单。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重点产业中小微企业的特点量身定制融资产品,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滴灌。
四、关于“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建议
为优质企业“组团式”招引博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搭建高层次人才供给渠道。开展科技副总及产业导师选聘工作,近两年来共选聘242名科研人员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其中涉及专精特新企业111家;选聘143名企业高管、技术专家到省属高校担任产业导师,其中涉及专精特新企业49家,占比均超3成,进一步壮大企业人才支撑,推动创新要素向科技型企业集聚。同时,加大对企业的精准服务力度,建立助企服务员机制,完成全部专精特新企业与“助企服务员”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动员省、市、县各级中小企业战线工作人员、服务中心等开展分梯度多轮次的政策宣传解读,引导企业用足用好相关政策,加快实现优化升级。
下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大对优质民营中小企业的才智支持,大力支持企业吸引集聚高端人才,优化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配置,合力推动企业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
五、关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以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为代表的云南工业“新三样”持续发展壮大,成为工业转型升级、向新而行的代表。2024年,云南硅光伏、绿色铝、新能源电池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0.7%、11.7%、23.6%,合计对规上工业增速贡献率达20.8%。当前,依托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抓产业转型升级,正在加快培育打造以铝、铜为主的有色金属产业,以铟、锗、铂为主的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利用好磷资源优势的新能源电池和精细磷化工产业,以中药材精深加工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及以数字信息大通道为牵引的外向型信息产业等重点产业。今年3月,已组织开展工业产品供需对接活动,聚焦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稀贵金属等特色优势行业,联合有关州(市)政府、省直部门组织了100多户企业参与对接,形成了“需求清单+供给清单”,并精准对接至供需双方。
下步,我们将采取多项有力措施,主动谋划推动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利用“两重”“两新”等政策,推动企业为主体的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升级,同时积极布局一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5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