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5060600000175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5-06-06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 |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88号提案的答复
A类
公开
民革云南省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以纺织工业跨境合作推动沿边产业园建设的提案》交我们办理,现答复如下:
你们从聚焦沿边产业园打造跨境合作带、着眼邻国产业需求补强纺织工业和构建区域联动供应链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对加快推进纺织服装产业链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性和实践意义。
近年来,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沿海地区生产要素制约加剧、成本快速上涨、产业转型升级等影响,沿海发达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云南省抢抓机遇,将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加以培育和发展,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扶持产业发展,各州市也积极响应,为轻纺工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云南省充分发挥与南亚、东南亚毗邻的沿边区位优势、劳动力资源、原料资源丰富、水电汽等综合成本较低的优势,承接国内丝绸、纺纱、服装、鞋帽等出口加工型产业。吸引了一批山东、广东、浙江、福建等企业落户云南,促进了纺织服装产业加快发展。2024年,云南省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共80户,同比新增规上企业20户;实现产值69.6亿元,同比增长22.1%。
结合你们提出的建议,我们将继续在以下三个方面做深做实。
一、关于聚焦沿边产业园,打造跨境合作带的建议
一是政策措施逐步完善。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制定出台《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推进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云工信消费〔2023〕361号),依托沿边地区,全力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特色鲜明、配套完善、带动力强的纺织服装出口加工示范基地。二是产业布局得到优化。茧丝绸产业:主要布局在保山、德宏、曲靖、大理等州市。重点依托云南保山产业园区、云南陆良产业园区等园区,以蚕桑基地为主线布局发展。纺织服装加工:主要布局在德宏、红河、保山、昭通等州市。重点依托云南芒市产业园区、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云南开远产业园、云南保山产业园区、河口沿边产业园等园区布局。鞋帽制造业:主要布局在昭通、保山、文山、临沧等州市,依托云南保山产业园区、广南县滇南(国际)服装城、云南镇雄产业园等园区为承载主体,承接鞋帽产业转移。三是初步形成集聚发展态势。云南保山产业园被列为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同时也列入了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发的《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的纺织服装产业优先承接导向园区。开远绿色纺织科技产业园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列为“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园区成功引进江苏新东旭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驻园区并成立开远如佑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建设年产4.2万吨针织、7万吨梭织高档面料项目。德宏州现有芒市、瑞丽、陇川、盈江、梁河5个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78.1平方公里,其中有芒市、盈江两个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德宏州各产业园已建成的153.4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及配套用房,有晟泰服装加工、凤栖印染、好合拉链、观品服装加工、晋江仁和(瑞丽)产业园等100余个纺织服装项目签约落地,有效提升了云南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水平,为云南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二、关于着眼邻国产业需求,补强纺纱工业的建议
近年来,省级与州市协同配合、加大协调力度,大力开展精准招商,强化项目招引,优先引进纺纱、印染、茧比绸精深加工等一批上下游配套的专业化、关键性企业。来自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天津等东部省区的招商项目正加快落地,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重点产业园区整合各方资源,着力推动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建设。先后有保山沃龙鞋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00万双鞋生产线建设项目、云南业勤服饰年产1500万件服装生产项目、云南凯喜雅丝绸纺织工业园项目、雅尔戈(瑞丽)服装有限公司年产1000万件(套)服装项目、上海中昊服装轻纺全产业链一体化项目等一批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建成投产,为我省纺织服装产为奠定了较好产业基础。二是纺纱织造环节产能扩大。保山恒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15万锭纺织项目、天津纺控12.5万锭纺纱是我省承接纺纱的重点纺织龙头企业,加之施甸县纱线染色及纺纱项目、保山年产1000吨弹性纤维扩产项目等一批知名纺织服装企业落户云南,随着延链补链强链工作的推进,我省纺纱织造环节产能逐步扩大。三是补齐了产业链关键环节印染。在产业链延链补链方面,印染是体现纺织工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是纺织服装产业链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对提升纺织品附加值,丰富服装、家纺产品色彩,增强服装、家纺产品舒适性、时尚性和功能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开远如佑年产11.2万吨纺织服装全产业链项目,是我省成功引进云南省首个纺织服装全产业链项目。该项目已建成针织印染、机织高挡家纺印染、织布及精品面料生产线。该项目顺利竣工投产,是我省纺织服装产业链延伸的新突破,补齐了印染缺失的短板,对引领我省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外向型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三、关于充分利用自由贸易规则,构建区域联动供应链的建议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州市协同配合,通过举办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纺织服装产业延链补链专题会,厅领导带队赴福建、浙江举办纺织服装产业专题招商活动等方式,与重点产业园区深度捆绑,整合各方资源,聚焦纺纱、织造、印染、家纺等重点环节,大力开展精准招商,构建区域联动供应链,承接产业转移取得明显成效。一是举办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纺织服装延链补链强链专题活动。以“共谋发展、共赢未来”为主题,重点围绕培育蚕桑丝绸精深加工、纺纱织造、服装加工、鞋帽加工等产业链,开展产业推介、项目对接,推动产业链延伸。共有来自上海、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外企业82户、省内企业21户共116人出席会议。共洽谈成功12个纺织服装项目落户,总投资额达28.56亿元。二是制定《关于赴福建泉州开展纺织服装产业专题招商引资活动方案》,赴泉州开展专题招商活动。活动邀请福建红日袜业、华富集团等60余户龙头企业负责人参加。组织云南有关园区与伯拉利、红日袜业、泉州豪源、厦门沃克等企业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三是在杭州召开河口沿边产业园区(浙江)招商推介活动。组织红河州与浙江省纺织行业协会、云南开远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与南通瑟合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分别签订合作协议。四是我省承接的江苏新东旭集团,在RCEP框架下联动开远-河口-越南综合布局,在开远布局面料生产基地,在河口自贸区布局唐立特服装与家纺产品的生产基地,在越南福寿锦溪工业区制成成衣出口欧美。形成“开远织造+河口剪裁+越南成衣”跨境纺织产业链条,为我省纺织服装产业向外扩张提供了借鉴。
下一步工作中,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重点围绕茧丝绸加工、纺纱织造、服装、鞋帽四个方向大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按照“做强纺纱、主攻面料,打通印染、做精蚕桑丝绸精深加工”的发思路,通过强化沿边产业园区建设、项目资金扶持、举办产业转移对接活动等,打造跨境合作带,加快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发展,全力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特色鲜明、配套完善、带动力强的纺织服装出口加工示范基地。
感谢你们对纺织工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你们提出的工作建议,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汲取和采纳。
18jav
2025年5月28日
(联系人及电话:消费品工业处 吴荣桃,0871-63513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