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5061200000182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5-06-12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 |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687号提案的答复
A类
公开
任晖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云南具有高原植物特色“中国绿色美谷”的提案》(第13030687号)交我们办理,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提案办理情况
收到提案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研究,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对办理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明确责任处室、责任人和办理时限。积极与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云南省健康产品和云南省化妆品行业协会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全国和云南省美妆产业发展现状,多次召开专题会,与会办单位充分沟通,综合会办单位意见,提出答复意见。
二、推进美妆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云南省高度重视美妆产业发展,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云南省“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规划》,全省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推动打造具有高原植物特色的“中国绿色美谷”。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出台《云南省加快美妆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产业发展重点方向和任务,积极支持化妆品产业创新发展,为推动云南特色植物资源的新原料转化及产业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2023年至2024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从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共支持美妆项目8个,资金1234.93万元,助力云南美妆产业发展。省科技厅围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全链条、“科技金融+科技人才+基础设施“全要素打造云南植物美妆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以贝泰妮集团为龙头的各类美妆企业科技创新需求为导向,深化“揭榜挂帅”、“赛马”、“军令状”制度,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以及重点州(市)、园区协同,支持实施了“基于植萃大健康CXO公共服务平台的集成示范及产业化”、“'泊堤诗'系列高端功能性护肤品等健康产品开发及产业化”、“云南特色花卉功能评价和特殊用途化妆品研发”等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建设云南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功能性护肤品工业设计中心、保健食品化妆品研发及检验检测科技创新基地等创新平台。
(二)开展产业合作对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以“共建美丽产业·共享健康未来”为主题,先后赴上海东方美谷、广州白云美湾、杭州等地开展美妆产业合作对接。2024年在昆明组织开展了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美妆产业专题对接活动。组织省内云南西草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云南森美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地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0户美妆知名企业参加2024皮肤科学与化妆品技术国际论坛活动,承接主办《云南地理标志特色植物资源助力国潮品牌创新论坛》,开展产业合作对接。通过大力的宣传,云南的美妆植物原料得到美妆企业的高度认可,广泛应用于珀莱雅、自然堂、欧诗漫等行业龙头企业。
(三)加强企业服务指导。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每年都深入到云南白药、贝泰妮、远方、西草、森美达等重点企业开展调研服务,积极为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出发的困难和问题。云南省药监局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优势,指导云南贝泰妮集团建设云南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建立完善云南特色植物活性物筛选评估体系,开展云南特色植物原料或中药材提取物运用于化妆品原料的研发工作。实验室从2022年11月成立运行至今,已完成13款新原料的研发申报,其中包括6款中药材、1款藏药,截止3月底,云南省申报数量位居全国第五。建立“一次检查一次服务”机制,利用现场检查送服务上门,在末次会议结束后开展1小时答疑服务,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采取上门服务、在线答疑和集中培训等方式,自2024年5月以来共开展4次化妆品安全评估业务培训,组织参加国家药监局举办的公益培训2次以及中检院系列线上“云课堂”等,全省备案人安全评估能力不断提升。
(四)积极培养美妆人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聚焦生物医药重点产业领域人才和项目,扎实开展“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创业人才专项申报评审工作。省科技厅遴选了化妆品原材料种植、提取、加工和产品研发领域顶尖团队2个、创新团队5个,省“两类“人才26人、科技副总7人、院士专家工作站4个;龙头企业贝泰妮荣获2024年国际化妆品大赛创新原料奖和国际创新研究院奖。省药监局持续采取上门服务、在线答疑和集中培训等方式,提升我省化妆品备案人安全评估能力。自2024年5月以来,省药监局共开展4次化妆品安全评估业务培训,组织参加国家药监局举办的公益培训2次以及中检院系列线上“云课堂”等,全省备案人安全评估能力不断提升。
三、关于对提案内容的答复意见
根据您指出目前云南大部分美妆产业依然停留在低附加值的原料种植和初级加工阶段,资源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的问题,我们进行认真研究,认为这些问题确确实实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云南美妆产业的发展。围绕您提出的关于整合资源,打造产业集群、推动绿色创新,打造特色产品、优化政策环境,扶持企业创新、加强品牌建设,开拓国际市场、注重可持续发展,践行绿色理念等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
(一)加快推进配套产业发展。围绕本地特色和潮流前沿,做好产品理念、配方和外形设计,从新原料研发、原料生产、包装制造、化妆品灌注、包装回收利用、仓储物流、美容仪器、检测认证等全产业链进行整体推进,支持化妆品包装材料从低端向中高端突破,实现美妆产业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支持包材生产企业进行新材料、新设计、绿色工艺技术的自主研发创新,加强化妆品包装企业与国际国内知名化妆品企业合作,形成协同发展体系。同时,坚持专业化、规模化、个性化、服务型的理念,围绕美妆产业链头部企业和拥有核心技术的配套品牌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力争引进一批多品类、多路线、全链条的美妆企业入滇投资。
(二)积极推进企业科技创新。鼓励美妆企业围绕化妆品原料、产品配方、生产工艺、功能功效、安全评估等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建设工业设计中心和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加速化妆品领域关键技术突破,不断创新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产业链竞争力。围绕云南特色美妆产业领域重大关键核心技术需求,以市场为导向,整合全省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在重大项目、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企业培育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力争解决一批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研发一批、储备一批、转化一批技术成果,以科技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三)加大市场主体培育。支持现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充分利用现有加工提取产能和设备,加大对松香、松节油、松油醇、冰片、桉叶油、香叶油、香茅油、玫瑰、滇山茶花、丹桂、香叶天竺葵、青刺果等优势植物精华提取及其它小品种植物提取。鼓励支持美妆龙头企业,围绕植物功效性护肤、洗护、发用、牙膏等领域,加大原料基础研究和生产制造,鼓励建设智慧工厂、数字化车间,加速科技赋能产业加工环节,缩小与国际美妆企业的技术和工艺差距。通过“内培外引”方式,培育一批聚焦细分领域、工艺技术先进、市场竞争优势强、柔性制造能力突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四)加大美妆品牌打造。坚持以植物提取为引领,支持企业挖掘利用我省特色植物资源优势,开发基于“天然、纯净、植物”为主的植物功效性护肤类、洗护类、发用类、牙膏类化妆品,打造云南特色植物功效型美妆产品品牌。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美妆产业研讨会、博览会、会展等,提高“云妆”影响力和美誉度。创新运用新媒体、新平台讲好云南美妆故事,传播云南美妆声音。以“薇诺娜”、“云南白药牙膏”等为代表,扩大云南美妆国货品牌影响力。搭建区域合作跨境电商平台布局南亚东南亚市场、推动出口型跨境电商企业走出去,助力美妆企业成长。支持企业参加国内外重要展会、注册境外商标,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定期举办美妆产业发展大会,集中展示云南化妆品产业发展的成就,宣传、推广我省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
(五)推动美妆产业可持续发展。联动一二三产各级有关部门,积极鼓励支持企业采用环保生产技术和设备,减少废水、废气和废渣的排放,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建设智慧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精准控制生产过程,减少原材料浪费。同时,突出云南美妆产品的天然、绿色、环保特点,向消费者传递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企业可通过宣传册、广告等渠道,展示原料种植、生产加工等环节的绿色举措。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中加大对植物美妆领域科技领军人才、产业创新人才、创业人才等支持力度,持续引进一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为植物美妆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全面抓好人才政策落地,尤其是用好用足《关于人才服务现代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充分发挥人才引领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强化植物美妆人才培养,统筹整合省内院校资源,积极改善我省植物美妆人才供给侧,加强省内现有植物美妆人才的继续教育,推动植物美妆重点企业与相关院校等开展学科共建,逐步提升存量人才资源素质水平,扩大优质增量人才培养供给。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18jav
2025年5月29日
(联系人及电话:消费品工业处 方 辉 6351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