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jav

18jav信息公开 指南
18jav信息公开 制度
政策文件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依申请公开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5061300000186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5-06-13 废止日期:
文 号: 主题分类: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66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6-13 浏览次数: 【字体:

A

公开

陈异晖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云南省绿氢储能产业发展提案》(第669号)交我们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我省氢能产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有关工作要求,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云工信办〔202510号),规范了提案办理的程序和要求。承办处室收到提案后,高度重视,专题研究部署办理工作,对提案进行了认真办理。

、关于提案中反映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氢能储能产业发展,氢能具有绿色、清洁的特点,是我国能源体系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同时,我省拥有丰富的绿电资源,在发展绿氢产业上具备一定资源优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氢能储能产业发展,积极进行谋划布局目前,我省氢能产业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在政策制定、降低成本、拓展应用等方面还有较大发展空间我厅将根据有关法律、政策文件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自身职能职责,协调配合省能源局等主管部门积极推动我省氢能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关于对提案问题的逐条答复

(一)关于加强氢能产业顶层设计

20219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印发云南省工业绿色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明确“风光水储”一体化发展方向,提出培育氢能及储能产业目标。2024年,我厅和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2024-2025年)》、《云南省支持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省发展改革委和省能源局联合出台了《云南省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5)》,以上政策措施进一步健全产业发展保障机制,加快推动产业破冰发展。《关于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2024-2025年)》对全省2024-2025年氢能产业的发展目标、产业布局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规划。202410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向省政府主要领导专题汇报了我省氢能及绿色甲醇产业有关情况,省政府主要领导指出,我省持积极态度推进氢能产业,要试点先行,循序渐进,从实际出发,鼓励有积极性的州(市)进行尝试。

下一步,我厅将持续深入落实《关于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2024-2025年)等政策和省政府主要领导要求,不断开拓氢能应用场景,扩展氢能产业链,加强技术创新,深入研究产业动态,提升政策供给质量,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关于加强氢能产业上游中游技术攻关

围绕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我省成立了云南省氢能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对有关州(市)发展氢能产业开展咨询、评估和论证等服务。推动相关科研院所、高校、机构等成立云南省绿色氢能产业创新联盟,加强产业发展的全面合作对接,提升产业链协作水平。目前,上游制氢领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开展了绿氢制备技术研发及关键材料研发,云南大学研发出具有高效分解水制备绿氢的单原子催化剂。中游储运领域,云南电网公司建设了国内首个具备综合热管理能力的固态合金储氢发电和液、固结合的氢储能系统,初步实现了氢能的安全存储和高效利用。

下一步,我厅将配合科技等主管部门,持续关注氢能产业发展趋势和关键核心技术需求,持续在制氢、储运氢、用氢等产业链重点环节全面布局开展科技攻关,紧抓绿氢市场机遇,积极拓展氢能综合应用重大场景。

(三)关于持续拓展氢能多元应用场景,推动氢能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目前,我省在电解水制氢、储运、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基础材料等产业链方面均有布局,开展了一系列“新能源+绿氢”试点示范引进了全国首辆氢燃料电池客车,在丽江建成全省首座加氢站和首个绿氢零碳智慧工厂在曲靖启动全国首个绿色氢能及液态阳光(清洁甲醇)“制、储、输、加、用”全产业链应用示范项目。云内动力燃料电池发动机集成开发生产项目顺利建成,氢燃料电池已经成功配套4.5吨氢燃料电池冷链物流车、8.5米至10.5米的公交车、11米的旅游通勤车、18吨的环卫车、31吨的自卸工程车和49吨的牵引车等。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2000辆氢能自行车已在丽江市区投放东方氢能承建的云南省丽江市束河古镇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科研项目成功并网发电20249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昆明市、曲靖市、丽江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2024年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氢能储能产业推介专场活动8个项目完成签约,总投资额约50亿,进一步促进氢能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下一步,我协调配合有关部门,持续聚焦重点领域,依托重点项目,以氢能在交通、工业、储能等领域的示范应用为牵引来培育云南特色应用场景,通过下游市场需求带动上游制氢、中游储运实现全产业链协调发展。围绕产业链各环节,重点关注氢能“专精特性”、“独角兽”等企业,认真梳理目标清单,开展精准招商。

(四)关于加大政策支持,降低氢能成本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氢能在制备、储运、加注、应用的上中下游均受到成本制约,导致项目商业化运营困难。下一步,我厅将积极配合能源、发展改革等部门和电网公司等单位,研究探索对绿电(如水电、风电、太阳能电等)制氢企业和项目给予一定补贴的相关政策,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激励企业加大对绿电制氢项目的投资和生产规模,探索绿氢副产品消纳政策,提升绿氢项目附加值。配合能源、发展改革等部门优化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的审批管理,强化电解水制氢项目电力保障。

(五)关于布局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省只在丽江建成一座加氢站,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下一步,我厅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加氢站、储运设施、输运管网建设等布局谋划工作,聚焦氢能汽车示范运营区域等重点区域,重点利用现有加油(气)站场地改扩建加氢设施,加快建设氢气运输管网,形成覆盖重点氢能产业基地的储运网络。支持省内企业研发建设液态储氢、固态储氢等新型储运技术项目,提高储运效率,降低储运成本。配合有关部门,研究探索加氢站建设管理政策,明确加氢站建设相关手续,完善加氢站建设管理体系。

  (六)关于建立健全氢能安全监管制度和激励机制

目前,国家层面支持氢能产业管理模式创新,部分省份已出台相关政策。下一步,我厅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氢能产业和项目管理政策,完善安全监管制度,提升全过程安全管理水平,探索对符合一定条件(如采用特定的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具备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等)的绿氢生产项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降低绿氢生产门槛,吸引企业参与绿氢生产项目。配合有关部门,探索氢能汽车高速公路通行费减免机制,加大氢能汽车推广力度。结合“绿色信贷”、“绿色金融”等探索建立与绿氢制备匹配的长期激励机制,体现绿氢的减碳价值和清洁价值。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氢能产业的关注和建议,也衷心希望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


   18jav

2025


(联系人及电话:装备工业李桦0871-63513559

 


【打印正文】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