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jav

18jav信息公开 指南
18jav信息公开 制度
政策文件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依申请公开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5061800000196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5-06-18 废止日期:
文 号: 主题分类: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303009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6-18 浏览次数: 【字体:

A

公开

民进云南省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我省新型储能产业的提案》(第13030093号)交我们办理,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供给,项目建设工作全面提速,以务实举措推动新型储能实现从无到有,为全省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目前,全省已建、在建、拟建集中共享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400万千瓦,有力支撑我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政策引导。2024年以来,我省先后制定印发了《云南省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5年)》《关于进一步推进新型共享储能发展的通知》云南省支持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加强对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明确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重点方向、产业布局、主要任务以及配套政策措施,推动新型储能全产业链发展。

(二)加快推动储能项目建设。省能源局牵头,联合省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云南监管办和云南电网公司、昆明电力交易中心等部门和单位,开展政策宣讲解读,稳定市场预期、激发投资热情;组织云南电网公司、昆明电力交易中心等开展市场交易辅导培训,切实提升项目运营和市场参与水平,调动业主积极性;开展现场调研指导,积极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加快推动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并网集中共享新型储能电站12座,总装机规模243.5万千瓦,另有电源侧配建储能约30万千瓦。

(三)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全省新能源电池产业已经形成以昆明、曲靖为重点,玉溪大理、昭通、保山、楚雄、红河、德宏等互为支撑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格局产业集聚发展初具雏形4个新能源电池集群入选云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通过省级各部门、地方政府以及企业的共同努力,云南新型储能产业取得了一定成绩,“磷酸磷酸铁磷酸铁锂储能与动力电池储能系统与新能源汽车梯次综合利用”为代表的磷酸铁锂系电池正极材料全产业链条基本完善。储能市场火热,也给全省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注入了动能20251-4月新能源电池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79%

  二、关于建议的答复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设新型储能产业高地打造新型储能应用示范区培育高能级产业生态体系培育完善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构建绿色循环利用体系促进储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等建议,我们研究认为,这些建议对我省发展新型储能产业针对性非常强,我们将认真吸收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一)关于夯实产业基础,建设新型储能产业高地的建议关于产业规划,省能源局联合省发展改革委制定印发的《云南省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5年)》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联合制定印发的云南省支持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都对储能产业发展进行了规划,对产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省新型储能制造业投产企业有致信、昆宇、远信、天德等,昆工恒达在曲靖建成了铅炭储能电池生产线“十五五”期间,储能产业将纳入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末来产业“十五五”规划范畴统一谋划推进,我们将继续努力引进一批制造业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补链延链升链强链,推动储能产业向产业基础好、配套体系完善、环境容量大的重点州市集聚集中打造储能产业集聚区。

(二)关于拓宽应用场景,打造新型储能应用示范区的建议《云南省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5年)》和《关于进一步推进新型共享储能发展的通知》,建立“新能源+储能”机制,明确新型储能调度、容量租赁和市场参与等机制,有效解决新型储能市场需求、项目收益及运营问题;对新型储能项目建设按“谁建的快就支持谁”的思路,推动全省新型储能项目加快建设。云南省支持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合理布局电网侧储能和率先发展用户侧新型储能,推动新型储能全产业链发展。全省已建成并网集中共享新型储能项目12个,总装机规模243.5万千瓦,预计5月底将达到400万千瓦,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翻番。除集中共享新型储能项目外,目前有多个新能源电厂配套建设新型储能,总装机规模约30万千瓦。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拓宽应用场景推动开展集中式共享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光储充放一体站试点示范有序推动电源侧储能,合理配置电网侧储能,鼓励发展用户侧新型储能,提升新型储能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支持能力带动新型储能制造业发展

(三)关于支持科研创新,培育高能级产业生态体系的建议目前,我省在绿色能源领域批准建设了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2023年举办了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新能源电池产业推介专场。2024年举办了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氢能储能产业推介专场活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对全省氢能储能产业进行了推介,省能源局、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作氢能储能政策宣介,昆明市、曲靖市、丽江市、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进行了产业推介,华中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能投联合外经股份有限公司、吴哥国际机场投资(柬埔寨)有限公司专家教授作专题报告,推介云南氢能储能产业发展机遇。云南能源职业学院联合曲靖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云南省新能源电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下步我省将持续通过“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专项、科技副总、院士专家工作站、“新时代银龄科技人才行动计划”等科技人才项目,支持新型储能产业领域的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

)关于培育完善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的建议2022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大抓产业、主攻工业”战略指引和高位推动下,全省新能源电池产业加快发展,全省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各个环节均有布局,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资源—材料—电芯—电池—应用—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产业链4个新能源电池集群入选云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优势型制造业集群1个(曲靖经开区新能源电池集群)、成长型制造业集群3个(安宁产业园区新能源电池集群、玉溪高新区新能源电池集群、水富经开区新能源电池集群)。我们将一如既往支持锂离子、全钒液流、钠离子、铅碳电池、水系锌基储能新技术多元化发展推动省内储能制造企业与新能源项目加强对接,扩大储能产品应用领域和使用规模,从消费端带动生产端,促进储能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五)关于强化招商引资,构建绿色循环利用体系的建议2022年以来,全省各地聚焦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招“大”商、招“新”商、招“链”商,新能源电池产业较短时间内就集聚一批龙头企业正极材料龙头企业裕能、德方纳米,负极材料龙头企业贝特瑞、杉杉、坤天、中晟,储能电池企业亿纬锂能,隔膜材料企业恩捷,储能行业龙头企业远信、海博思创等已落地云南。2户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进入工信部公告管理名单。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电池前端材料优势,紧盯龙头企业招大引强,引进落地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项目落实国家健全新能源电池汽车动力电池利用体系行动方案,有序布局电池循环梯次综合利用项目

)关于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储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出台的《云南省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5年)》云南省支持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对储能产业的安全管理均提出明确要求。20252月,省消防救援总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联合组织了全省新能源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16个州市的消防救援支队消防监督人员、工业和信息化局、能源主管部门有关工作负责同志参加了全国新能源企业消防安全培训班,进一步加强新能源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提高新能源领域有关企业和从业人员消防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好《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国能综通安全〔202565号)精神,做好新型储能的安全管理工作。

  三、下步工作打算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鼓励发展多元化新型储能本体技术,科学谋划产业布局,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培育产业优质企业提高安全生产能力,发展好新型储能制造业省能源局将压实责任,加强相关政策研究,优化新型储能结构和布局,加快推动新型储能项目建设,有力支撑全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省发展改革委将按照“示范先行、市场主导、技术创新”三大路径,全面布局我省新型储能应用场景,推动我省新型储能健康有序发展。

 


【打印正文】 【字体: